第一支股票: 好的開始
我的第一支股票是加拿大的通訊龍頭 Bell (BCE.TO)。當時我沒考慮價格,一股 $61 加幣買了 50 股。每三個月收到約 $50 加幣的現金股息,對當時是大學生的我來說,這是極好的投資。我覺得這種不用工作就有錢進帳的感覺美妙極了。這支股票我一直持有至今,也計畫未來繼續持有,因為我對加拿大經濟的長期成長充滿信心。
2015 年我開始投資時,加拿大人口約 3500 萬。到 2023 年,人口突破 4000 萬,而 2024 年又增至 4100 萬。這樣的人口紅利為幾家龍頭企業,尤其是通訊與基礎設施相關公司,提供了穩定的成長基礎。畢竟,移民需要手機號碼,新家庭也需要網路服務。
新手錯誤
1. 貪婪與短線交易
然而,年輕的我並不滿足於每年 5-8% 的穩定股息。像許多投資新手一樣,我因為初次開戶買股票、領股息、股票市值上漲的成功而興奮,開始對投資有了更多的想法,這其中包含迷戀短線交易。我每天早上 6 點守著美股和多倫多股市開盤,甚至課餘時間也不停看 YouTube 的投資頻道,幻想著更高的回報。
2. 聽取錯誤資訊
我曾追蹤一個 YouTuber,買進了他推薦的 GoPro (GPRO)。當時,GoPro 的股價從最高點 $86 美金跌到 $10 美金左右,加上創辦人在 $23 美金進行股票回購,讓市場認為這家公司被嚴重低估。我投入了大學打工存下的 $10,000 美金。
這位頻道主聲稱美軍可能禁用中國的大疆無人機,GoPro 的無人機能填補這塊市場空白。但很快,GoPro 關閉了無人機部門,運動相機市場也被大量中國製品蠶食。雖然股價在持有期間一度上漲 20%,但這只是“垂死掙扎”。我抱著它會回到 $23-$24 美金的期望,最終持有數年後慘賠 50% 出場。
3. 稅務與手續費問題
短線交易不僅意味著更高的風險,還會增加資本利得稅負。在加拿大,短期收益需併入個人所得稅申報,而當時北美尚未普及零手續費交易,每次買賣都是$9.99加幣,這些額外成本讓我的損失更為嚴重。
反思與建議
回頭看,我真希望有人能在我剛投資時告訴我: “除了開戶外,至少花 100 個小時學習,學習已成功人士的經驗與方法。” 這樣我就能在一開始了解投資的風險與回報,建立一套系統化的投資策略,並具備基本的判斷能力去甄別資訊。
投資雖然人人可參與,但對於本金有限的普通人來說,首先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,然後運用這些資金讓投資成為增值工具,把上班賺到的錢在你睡覺的時候幫你工作,相輔相成,逐步達成財務目標。
結語
投資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正如查理·蒙格所言:“認為投資很容易的人是傻瓜。” 市場瞬息萬變,過去的經驗未必能照搬未來。重要的是,我們應該不斷學習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,並在這條路上穩步前行。
第三篇 2024-Dec-11